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吞咽困难等。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损伤,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根据后遗症类型进行针对性康复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单侧肢体偏瘫或肌力下降,多因运动皮层或锥体束受损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上肢屈曲痉挛、下肢伸展痉挛等异常运动模式。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运动想象训练及渐进式抗阻训练,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或替扎尼定片缓解肌张力增高。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患侧肢体麻木、刺痛或温度觉减退,与丘脑或感觉传导通路损伤有关。部分患者合并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为闭眼时站立不稳。可通过感觉再教育训练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症状。
优势半球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表现为找词困难、理解障碍或言语不流畅。需进行系统性语言康复训练,严重者可配合吡拉西坦片或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代谢药物。
前循环梗死易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血管性痴呆。认知训练结合多奈哌齐片、美金刚片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延缓进展,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
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可引起吞咽反射减弱,增加误吸风险。需进行吞咽造影评估后开展舌肌训练、声门上吞咽法等康复措施,必要时短期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食管蠕动。
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康复需坚持6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早期介入可显著改善预后。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血脂血糖,定期进行步态平衡训练预防跌倒。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避免过度保护导致废用综合征。出现情绪障碍时需及时心理干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