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止痛药为什么越吃越不管用?

神经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19次浏览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

偏头痛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产生药物耐受性或药物过量性头痛,导致止痛效果下降。主要有药物代谢适应性、受体敏感性降低、用药方式不当、药物相互作用、疾病进展等因素影响。

1、药物代谢适应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止痛药会使肝脏代谢酶活性增强,加速药物分解。常见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但持续使用可能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有效阈值。

2、受体敏感性降低

曲普坦类药物如琥珀酸舒马普坦片通过刺激5-HT受体收缩血管,反复使用会使受体数量减少。患者可能出现服药后头痛缓解时间缩短,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3、用药方式不当

未按发作早期用药原则或超频次使用止痛药会降低疗效。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月使用超过10天可能诱发反跳性头痛。部分患者自行联合用药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某些抗抑郁药同服会影响药效。

4、药物相互作用

合并使用降压药或抗癫痫药可能影响止痛药吸收。例如丙戊酸钠缓释片会降低佐米曲普坦片的生物利用度。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霉素胶囊可能抑制肝脏代谢酶,意外增加止痛药血药浓度。

5、疾病进展

慢性偏头痛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敏化现象,疼痛阈值持续降低。此时单纯依赖止痛药难以阻断疼痛传导通路,需配合预防性治疗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调节血管功能。

偏头痛患者应建立头痛日记记录发作规律,避免在非发作期预防性使用止痛药。急性期优先选择特异性曲普坦类药物如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每月用药不超过9天。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强光、噪音等诱因,适量补充镁剂和辅酶Q10可能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若出现药物效果持续减退,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或抗抑郁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