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的潜伏期

急救知识编辑 健康陪伴者
94次浏览

关键词: #过敏 #潜伏期

药物过敏反应的潜伏期通常为1-30分钟,少数情况下可能延迟至72小时。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药物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潜伏期长短与药物种类、个体差异及给药途径等因素相关。

速发型过敏反应多见于给药后1-30分钟内发生,常见于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或造影剂等药物。这类反应通常起病急骤,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处理。静脉给药途径较口服更易引发快速反应,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迟发型过敏反应可出现在用药后数小时至72小时,常见于磺胺类、抗癫痫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等。此类反应多表现为斑丘疹、固定性药疹或药物热,严重时可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皮肤黏膜损害。迟发反应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在持续用药数天后才出现症状。

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具体症状及发生时间。建议就医时携带药物包装或说明书,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致敏药物。日常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药物,必要时进行药物过敏原检测。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主动告知医生既往过敏史,使用新药后建议密切观察24-48小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