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颤动怎么回事

关键词: #心脏
关键词: #心脏
心脏颤动可能由心房颤动、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生活方式调整、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年龄增长、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或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室率。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或饮食摄入不足,可引发短暂性心律不齐。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同时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增强心肌兴奋性,约10%-25%甲亢患者会出现房颤,伴有体重下降、多汗、手抖等症状。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缓解心慌症状。甲亢控制后多数心律失常可自行改善。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缺氧易导致电传导异常,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多伴随胸痛、气短。急性发作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严重狭窄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某些支气管扩张剂、抗抑郁药或抗生素可能延长QT间期诱发心律失常,表现为用药后突发心慌。发现药物相关性颤动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拮抗,更换为心脏安全性更高的替代治疗方案。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突发持续心悸、晕厥或胸痛时需立即就医。运动前需经医生评估安全性,可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