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应该注意什么

心脏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律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查。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综合管理降低疾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脏病的常见诱因。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血脂异常者需通过低脂饮食和药物控制。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必须严格戒烟。肥胖者需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心力衰竭患者常用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所有药物须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若出现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深海鱼为主,限制红肉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警惕胸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症表现。日常记录静息心率,若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低于50次/分需就医。下肢水肿每日测量踝围,短期内增加3厘米以上提示病情加重。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
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每年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需按时复查造影。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合并房颤者需监测INR值。建立健康档案,完整记录各项检查数据和用药史。
心脏病患者需长期保持低钠低脂饮食,烹饪选用橄榄油,每日摄入蔬菜500克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冷刺激,冬季外出注意保暖。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属应知晓急救流程。保持乐观心态,参加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预后。若出现胸闷加重、持续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