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心肌病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器械辅助等方式治疗。药物性心肌病通常由长期使用心脏毒性药物、代谢紊乱、免疫反应、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用或替换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如蒽环类化疗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等,并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补充辅酶Q10、左卡尼汀等心肌能量代谢必需物质,限制钠盐饮食减轻心脏负荷,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
使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呋塞米缓解水肿,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终末期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或左心室辅助装置,难治性心力衰竭需评估心脏移植指征。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肌酶和心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气促或下肢水肿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