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的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胃穿孔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肠梗阻、术后出血、胃排空障碍等。胃穿孔手术虽然能有效修补穿孔部位,但术后仍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吻合口瘘是胃穿孔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手术缝合技术、局部血供不足或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突发剧烈腹痛、发热、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吻合口瘘一旦发生,需立即禁食并放置胃肠减压管,同时静脉给予营养支持。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修补瘘口。
腹腔感染常因术中污染或术后吻合口瘘导致,表现为持续发热、腹痛加重、白细胞升高等。感染严重时可形成腹腔脓肿,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上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必要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脓肿穿刺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术后肠梗阻多因粘连或炎症反应引起,表现为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早期可通过胃肠减压、禁食、静脉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行粘连松解术。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肠粘连,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
术后出血可能来自吻合口或手术创面,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引流管引流出新鲜血液,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少量出血可通过药物止血,如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大量出血需紧急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行血管栓塞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性状。
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表现为术后持续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可能与手术创伤、神经调节紊乱有关。治疗上需持续胃肠减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多数患者经2-4周保守治疗可逐渐恢复,极少数需手术干预。
胃穿孔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软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过硬、过烫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胃镜和腹部超声,如有持续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医生要求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术后恢复期间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