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溃疡性结肠炎需要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注意低渣、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主要有选择易消化主食、补充优质蛋白、限制高纤维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控制乳制品摄入等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建议选择精制米粥、软面条等低渣主食,缓解期可逐步添加馒头、低筋面包。糙米、全麦等粗粮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发作期间应减少食用。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煎烤。
选择鱼肉、鸡胸肉、蛋类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红肉需去除可见脂肪,采用炖煮方式烹调。豆制品需根据个体耐受性少量尝试,急性发作期可能需暂时限制。
蔬菜应去皮去籽后烹调至软烂,可选择冬瓜、胡萝卜等低纤维品种,每日摄入不超过200克。水果建议选择香蕉、苹果泥等低渣形式,避免莓果类带籽水果。坚果、菌菇等高纤维食物在活动期需严格限制。
禁食辣椒、咖喱等辛辣调料,限制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过热或过冷食物可能诱发肠痉挛,建议保持食物温度在40℃左右。加工食品中的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等添加剂可能加重肠道炎症。
约半数患者存在乳糖不耐受,急性期应暂停牛奶、冰淇淋等乳制品。缓解期可尝试少量酸奶或低乳糖奶,观察耐受情况。钙质可通过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其他途径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情况,发作期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减轻肠道负担。烹饪时注意食材新鲜与卫生,避免生食。体重下降明显时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但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出现持续腹泻、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