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疱疹性咽炎区别

急性咽炎和疱疹性咽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急性咽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疱疹性咽炎则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导致,特征为咽部出现疱疹或溃疡。两者可通过病原学检测、临床症状及咽拭子检查鉴别。
急性咽炎常见病原体包括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占比较高。疱疹性咽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属于肠道病毒属,具有较强传染性,多见于儿童群体。病毒性病因决定了疱疹性咽炎需抗病毒治疗,而细菌性咽炎需抗生素干预。
急性咽炎以突发咽痛、吞咽困难为主,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咽部检查可见弥漫性充血。疱疹性咽炎典型表现为咽峡部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高热、拒食,婴幼儿可能出现流涎。部分患者手足部位同时出现皮疹,称为手足口病。
急性咽炎可通过咽拭子培养明确细菌类型,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疱疹性咽炎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血象多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两种疾病均可通过咽部体格检查初步鉴别,但病原学检测是确诊金标准。
细菌性急性咽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病毒性急性咽炎以对症治疗为主。疱疹性咽炎需应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溃疡面可喷涂康复新液促进愈合。两者均需配合布洛芬混悬液控制发热。
急性咽炎病程通常3-5天,规范治疗后可完全恢复。疱疹性咽炎发热持续2-4天,疱疹消退需7-10天,具有自限性但传染性强。重症疱疹性咽炎可能并发脑炎或心肌炎,需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两种疾病恢复期均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
患者出现咽痛症状时需观察是否伴疱疹或全身皮疹,儿童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疾病恢复后需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