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有哪些

关键词: #卵巢
关键词: #卵巢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主要有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雌二醇、窦卵泡计数、抑制素B等。
抗苗勒管激素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其水平与卵巢内卵泡数量呈正相关。该指标在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小,可随时检测,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降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影响生育能力。临床常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基础卵泡刺激素指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其升高反映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馈调节能力减弱。该指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超过10IU/L需警惕卵巢功能减退。检测时需排除药物干扰,多次检测结果异常更有临床意义。基础卵泡刺激素与促排卵治疗反应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基础雌二醇在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正常水平表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完整。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下降时卵泡提前发育,或存在卵巢功能早衰。检测时需注意避免卵泡期后期采血造成的假性升高。基础雌二醇需与卵泡刺激素联合解读,单一指标价值有限。
窦卵泡计数通过阴道超声在月经早期检测直径2-10mm的卵泡数量,直接反映卵巢储备。双侧卵巢窦卵泡总数少于5-7个提示储备降低。该检查无创且可重复进行,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超声检查还能同步评估卵巢体积和血流情况,为综合判断提供更多依据。
抑制素B由小窦卵泡分泌,负反馈调节卵泡刺激素分泌。其水平下降早于卵泡刺激素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检测需在卵泡期进行,结果受周期影响明显。抑制素B与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检测能提高预测准确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需结合多项指标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卵巢健康,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存在月经异常或生育需求者应尽早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