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多动症的常见症状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常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多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脑结构差异、环境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评估确诊。
患者难以持续专注于任务,易受外界干扰,常表现为丢三落四、作业拖拉或频繁切换活动。可能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发育延迟有关,可通过行为训练如番茄工作法改善,严重时需结合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表现为不分场合的过度跑动、坐立不安或小动作频繁,与基底神经节功能失调相关。行为干预包括结构化日程安排,药物治疗可选托莫西汀胶囊,同时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
常出现插话、抢答、危险举动等,与杏仁核调控异常有关。社交技能训练和情绪管理课程可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胍法辛缓释片辅助控制冲动,需注意可能伴随对立违抗障碍。
表现为计划能力差、时间管理困难,与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异常激活相关。认知行为疗法和辅助工具如可视化日程表有帮助,严重者可考虑使用阿托莫西汀分散片改善认知功能。
易怒、挫折耐受性差常伴随多动症,与边缘系统功能紊乱相关。正念训练和家庭治疗可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合并焦虑抑郁时需评估是否联用舍曲林片等药物。
多动症症状存在个体差异,建议家长记录行为日记辅助诊断,避免高糖饮食并保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感统训练如平衡木、跳绳等活动有助于神经发育,学龄儿童需与学校建立行为管理计划。症状持续影响生活时应至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中枢兴奋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