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川崎病恢复期需注意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预防感染、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及观察异常症状。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恢复期管理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至关重要。
恢复期需遵医嘱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重点监测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或形成动脉瘤。急性期后1-2周首次复查,之后1-2个月复查一次,持续半年至一年。若发现冠状动脉异常,需延长随访至成年。
恢复期患儿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疫苗需推迟至丙种球蛋白治疗3-6个月后。注意手卫生,流感季节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
阿司匹林肠溶片需按疗程服用至冠状动脉正常,剂量由治疗量逐渐减至维持量。合并冠脉病变者可能需联用氯吡格雷片或华法林钠片抗凝。禁止擅自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
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如鱼肉、蒸蛋、软质果蔬,避免辛辣刺激。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减少粗纤维食物摄入以防胃肠出血。少量多餐,保证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补充,促进血管修复。
密切观察有无持续发热、胸痛、面色苍白、肢体肿胀等症状,可能提示冠脉血栓或心肌缺血。皮肤黏膜再次出现红斑、手足脱皮需警惕复发。恢复期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应限制跑跳等高强度活动。
家长需建立护理记录本,详细记录患儿体温、用药时间及身体反应。恢复期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变化。恢复期持续6-12个月,期间任何异常都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