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打开气道的方法

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方法主要有仰头抬颏法、推举下颌法两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操作方式。
适用于无颈椎损伤的成年患者。操作时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下按压,另一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抬起下颌骨,使头部后仰呈30-45度角。此方法能有效解除舌根后坠导致的气道阻塞,同时避免过度伸展颈椎。实施时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确保气道开放效果。若患者佩戴假牙,无需刻意取出,但需防止脱落阻塞气道。操作过程中应持续监测颈动脉搏动与呼吸状态。
适用于疑似颈椎损伤患者。双手分别置于患者下颌角两侧,拇指固定于颧骨,其余四指向前上方提拉下颌,使下齿列超过上齿列。该方法通过前移下颌骨扩大咽腔空间,全程保持头部中立位,避免颈椎屈伸或旋转。操作时需双肘支撑稳定,力度均匀避免软组织损伤。对于牙关紧闭者可采用改良手法,用拇指推开下唇辅助开放口腔。此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需定期进行模拟训练。
实施气道开放前需快速清除口腔异物,操作时持续观察胸廓运动与呼吸音变化。完成气道开放后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1秒以上,可见胸廓隆起为有效。心肺复苏过程中每2分钟重新评估气道状态,出现呕吐物反流需侧头清理。日常可参加急救培训巩固操作技能,掌握儿童与婴儿的特殊手法差异。建议在医疗机构指导下使用训练模型进行规范化练习,避免实际操作时发生肋骨骨折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