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有什么区别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均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但两者的发病机制、靶向目标和临床表现存在本质区别。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导致慢性炎症或器官损伤,如类风湿关节炎中免疫细胞攻击关节滑膜。过敏反应则是免疫系统对无害外来物质(如花粉、食物蛋白)产生过度应答,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急性症状。
自身免疫病的抗体或T细胞特异性针对自身抗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抗核抗体攻击细胞核成分。过敏反应的IgE抗体仅针对外源性过敏原,如尘螨、坚果等,不涉及自身组织破坏。
自身免疫病多呈渐进性发展,伴随持续性组织损伤和纤维化,如1型糖尿病导致胰岛β细胞不可逆破坏。过敏反应通常为速发型或迟发型超敏反应,症状发作具有一过性特征,如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后突发打喷嚏。
自身免疫病常见多系统受累,如干燥综合征同时影响唾液腺、泪腺和肺部。过敏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如过敏性哮喘的气道痉挛或荨麻疹的皮肤风团,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过敏休克。
自身免疫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控制异常免疫活性。过敏反应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肾上腺素笔应急处理为主,脱敏治疗可改变免疫应答模式。
日常需注意避免已知过敏原接触,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尘螨滋生。自身免疫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器官功能,避免感染诱发疾病活动。两类疾病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