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的术后如何做好护理

骨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4次浏览

关键词: #护理

断肢再植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血液循环监测、疼痛控制、功能康复及心理支持,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伤口护理

术后需每日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或受压。若发现渗血、渗液或异味,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使用碘伏溶液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肢体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肿胀,但需避免过度抬高影响血供。伤口愈合期间禁止沾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

2、血运监测

每小时观察再植肢体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及张力变化。正常表现为皮肤红润、皮温与健侧温差小于1℃、指压后2秒内恢复充盈。若出现苍白、青紫、皮温降低或毛细血管反应迟缓,可能提示动脉或静脉危象,需立即松解包扎敷料并报告医生。多普勒超声可辅助评估血流情况,必要时行手术探查。

3、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以防掩盖血液循环异常症状。

4、功能康复

术后2-4周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6周后逐步增加主动训练,配合蜡疗、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软组织弹性。精细动作恢复需进行抓握、捏夹子等作业训练,肌力不足时可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过程中避免暴力牵拉或过度负重。

5、心理干预

患者常因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功能恢复焦虑出现抑郁情绪。家属应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协助记录功能进步情况增强信心。必要时由心理科医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严重者可短期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加入病友互助小组有助于建立积极心态。

术后3个月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促进组织修复。戒烟戒酒以避免血管痉挛,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神经恢复需6-12个月随访肌电图。出现突发性肿胀、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康复期间建议穿戴防护支具避免二次损伤,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强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