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怎么区分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通过病变范围、症状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区分。两者均属于炎症性肠病,但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溃疡性结肠炎仅局限于结肠和直肠。
克罗恩病可发生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消化道部位,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病灶间存在正常黏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连续延伸,仅累及结肠和直肠,从直肠开始向近端蔓延,极少累及回肠末端。
克罗恩病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可能伴有肛周脓肿或瘘管。溃疡性结肠炎以血性腹泻为主,伴随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克罗恩病发热更常见,溃疡性结肠炎贫血概率更高。
克罗恩病内镜下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及非干酪样肉芽肿,溃疡较深且不规则。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和假息肉形成,黏膜脆性增加,接触易出血。
克罗恩病病理可见透壁性炎症和裂隙状溃疡,淋巴细胞聚集可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改变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隐窝结构扭曲,杯状细胞减少,无肉芽肿形成。
克罗恩病易并发肠梗阻、肠瘘、肛周病变和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并发症为中毒性巨结肠、大出血和癌变风险增加。两者均可出现肠外表现如关节炎、虹膜炎和皮肤病变。
日常需保持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定期监测营养指标,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需立即就医。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情况和症状变化,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