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疼痛止疼方法有哪些

静脉炎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压力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静脉炎通常由静脉内膜损伤、血流淤滞、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条索状硬结等症状。
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15-2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卧床时可垫高下肢,坐位时避免双腿下垂。每日重复进行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此方法适用于急性期水肿明显的患者,但需注意避免压迫腘窝。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48小时后改用热敷,温度不超过40℃,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冷热敷交替时需观察皮肤反应,出现苍白或潮红应立即停止。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等口服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局部可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穿戴医用弹力袜或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压力梯度为20-30毫米汞柱。晨起前穿戴,夜间睡前去除,每日持续8-12小时。压力治疗可增加静脉回流速度,但皮肤破损、动脉缺血患者禁用。初次使用应从低压开始逐步适应。
对于化脓性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患者,可能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静脉血栓切除术。术后需配合抗凝治疗3-6个月。微创治疗可选择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但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等并发症。
静脉炎患者应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戒烟并控制血糖血脂,肥胖者需减轻体重。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局部摩擦。若出现发热、皮肤溃疡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复查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