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要做什么检查

女性尿道感染通常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尿道分泌物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尿道感染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性生活频繁、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尿常规是诊断尿道感染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尿道感染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结合尿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检查前应清洁会阴部,留取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
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指导抗生素选择。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能伴随排尿灼热感或下腹隐痛。检查需采集晨起中段尿,避免污染。若结果为阳性且菌落数超过标准值,可确诊细菌性尿道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
泌尿系统超声能排查结石、畸形等继发因素,适用于反复感染或治疗效果不佳者。检查可发现肾积水、膀胱残余尿增多等异常,可能由尿路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导致。无创且无须特殊准备,但需憋尿使膀胱充盈。若发现结构异常,可能需联合呋塞米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或手术治疗。
尿道分泌物检查适用于伴随异常分泌物的患者,通过显微镜检或PCR技术鉴别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可能表现为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或性交痛,需与阴道炎区分。取样时需用无菌拭子深入尿道2-4厘米,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若检出病原体,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片等针对性治疗。
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评估全身炎症程度,适用于发热或疑似肾盂肾炎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伴畏寒、腰痛等症状,提示感染扩散。需空腹采血,若结果异常且合并肾功能损害,可能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严重感染者还需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
确诊尿道感染后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盆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发热、血尿或腰背部持续疼痛,提示感染加重可能累及肾脏,须立即复诊。日常注意从前向后清洁会阴,月经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可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