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腹膜炎术后如何恢复

胆汁性腹膜炎术后恢复需结合伤口护理、营养支持、活动指导、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等综合措施。术后恢复效果与个体差异、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1-3天需无菌换药,使用医用敷料覆盖。若留置引流管,需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引流管通常保留3-7天。出现发热或切口剧痛需立即就医。
术后24-48小时禁食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脂普食。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搭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胆汁分泌。可补充维生素K预防凝血障碍。
麻醉清醒后即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1-2天尝试床边坐起。3-5天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增加步行距离,但2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咳嗽时需用手按压切口减轻腹压。
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改善胆汁淤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避免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有药物需严格按疗程服用。
术后1周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1个月行腹部超声评估腹腔情况。出现黄疸、陶土样便或持续腹胀需提前复诊。长期随访需监测胆汁酸代谢指标,必要时行MRCP检查。
术后3个月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快速弯腰和久坐不动,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体温和饮食情况。术后6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可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