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咳嗽的症状和治疗

关键词: #咳嗽
关键词: #咳嗽
小儿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等症状,通常由外感风寒引起。治疗可采用生姜红糖水驱寒、艾叶泡脚发汗、小儿推拿疏风散寒等方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风寒咳嗽患儿咳嗽声沉闷,痰液呈白色泡沫状且易咳出,常伴有清水样鼻涕。多数会出现怕冷、发热轻、无汗、头痛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指纹浮红。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哭闹不安,夜间咳嗽可能加重。
取生姜3片加红糖适量煮沸,每日分2次温服。生姜所含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红糖可补充能量,两者协同能发散风寒。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服用后需观察是否出汗,饮用期间忌食生冷。合并发热时不宜单独使用。
艾叶30克煎水放温至40℃左右,每日睡前泡脚10分钟。艾叶挥发油可通过足部穴位温通经络,促进发汗解表。注意水位需没过踝关节,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保暖。皮肤破损或对艾草过敏者禁用。
可采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等手法,每次操作5分钟。推拿能疏通肺经气血,缓解鼻塞咳嗽。操作前双手需温暖,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拿后适当饮用温水,避免立即进食。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后进行。
风寒咳嗽颗粒含麻黄、苦杏仁等成分,能宣肺散寒;通宣理肺口服液具有解表散寒功效;半夏露适用于痰多清稀者。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与退热药混用。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若出现呼吸急促需立即停药就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衣着宜选择纯棉材质并随时增减。饮食以易消化热食为主,可适量食用葱白粥、紫苏粥等药膳。夜间可抬高床头30度减少咳嗽,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若咳嗽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高热、气促、口唇发绀等表现,应及时至儿科就诊排除肺炎等并发症。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