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主要有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等,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等方式诊断,治疗方式包括戒烟、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等。
长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气道炎症和结构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活动后气促。治疗需严格戒烟,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胸闷、喘息等症状,在污染天气加重。建议减少外出并佩戴口罩,必要时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纺织、化工等行业,可能导致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咳嗽,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预防需做好职业防护,急性加重期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多索茶碱片等药物治疗。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可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患者常见黄脓痰增多伴发热。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疫苗接种预防感染。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明确的遗传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多见于年轻人,进展迅速。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肺气肿表现,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检测可确诊。治疗需避免吸烟,重者需α-1抗胰蛋白酶替代治疗,配合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适量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根据耐受程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肺功能,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