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鼻息肉

鼻息肉通常可通过鼻塞、嗅觉减退、流涕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阿司匹林不耐受、囊性纤维化、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鼻塞、脓性分泌物、面部压迫感等症状。
鼻息肉引起的鼻塞多为双侧持续性,使用减充血剂效果有限。可能与慢性鼻窦炎长期刺激有关,伴随黏稠鼻涕或倒流。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控制炎症,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息肉阻塞嗅区会导致嗅觉逐渐减退甚至丧失。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可能伴有打喷嚏、眼痒等症状。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可尝试氯雷他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额部或面颊胀痛,提示可能合并鼻窦炎。与细菌感染或真菌定植相关,可能出现黄绿色脓涕。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夜间鼻塞加重可导致打鼾或呼吸暂停,多见于肥胖或哮喘合并鼻息肉患者。需评估是否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要时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日常可尝试高枕卧位改善通气。
鼻息肉患者易反复发生急性鼻窦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能与纤毛功能障碍或免疫缺陷有关。急性期可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缓解期需长期鼻腔护理预防复发。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表现,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防止息肉复发。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黏膜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