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

预防儿童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二手烟暴露、科学喂养、及时接种疫苗、加强卫生管理等方式实现。中耳炎多由感冒、腺样体肥大、喂养不当、病原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诱发。
儿童鼻塞时易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增加中耳负压引发炎症。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感冒时可用生理盐水喷鼻缓解鼻塞。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中耳。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能伴随睡眠打鼾,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烟草烟雾会刺激儿童呼吸道黏膜,导致咽鼓管肿胀和纤毛功能受损。家庭环境中应严格禁止吸烟,外出时需远离吸烟区域。长期接触二手烟的儿童中耳炎复发概率显著升高,可能继发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听力下降。
婴儿哺乳时应保持头高位,避免平躺喂奶导致乳汁逆流至中耳。使用奶瓶时注意奶嘴孔大小适宜,减少呛奶风险。添加辅食后避免过硬食物划伤口腔,防止细菌经咽鼓管上行感染。过敏体质儿童需排查食物过敏原。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细菌性中耳炎发生风险。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能覆盖主要致病血清型,流感疫苗可减少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免疫缺陷儿童需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程序。
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共用毛巾或耳部用品,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及时治疗龋齿和鼻窦炎等邻近器官感染,减少病原体扩散机会。集体机构中需做好环境消毒。
日常需关注儿童耳部不适表现,如抓耳、哭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急性期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防止鼓膜穿孔风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促进黏膜修复,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免疫力,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