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和排出尿液。膀胱作为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平滑肌收缩和神经调控实现尿液的暂时贮存与规律排放,同时具有防止尿液反流的保护机制。
膀胱壁的逼尿肌具有舒张特性,可适应不同容量的尿液充盈。当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时,膀胱内压力保持稳定,避免频繁排尿。健康成人膀胱可储存300-500毫升尿液,儿童容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这一功能依赖交感神经抑制逼尿肌收缩,同时尿道内括约肌维持闭合状态。
当膀胱充盈达到阈值时,副交感神经触发逼尿肌收缩,同时尿道外括约肌松弛,完成排尿反射。该过程受大脑皮层调控,可自主控制排尿时机。排尿时膀胱内压升高至15-40厘米水柱,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每次排尿量通常为150-400毫升。
膀胱与输尿管连接处存在单向活瓣结构,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壁形成生理性阀门。排尿时膀胱内压增高迫使活瓣关闭,防止尿液逆流至肾脏。这一功能可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和肾积水的发生概率。
膀胱壁分布机械感受器,能感知尿液充盈程度并通过盆神经传递信号至中枢神经系统。轻度充盈产生初始尿意,强烈充盈引发紧迫排尿感。这种分级反馈系统帮助人体合理安排排尿行为。
膀胱黏膜表面的糖胺聚糖层构成化学屏障,能中和尿液酸性并阻止细菌粘附。黏膜下层密集的血管网可快速输送免疫细胞,局部分泌的IgA抗体共同构成生物屏障,这些特性使膀胱具有自我清洁功能。
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膀胱定期冲洗,减少细菌滞留。避免长期憋尿可预防膀胱肌弹性下降,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泌尿系统感染、间质性膀胱炎或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风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群对膀胱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