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中基础降压药是什么

利尿药中基础降压药主要有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氨苯蝶啶片、吲达帕胺片等。这些药物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氢氯噻嗪片属于噻嗪类利尿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量,减轻心脏负荷。长期使用需注意可能引起低钾血症,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晕,与降压药联用可能增强降压效果。
呋塞米片为袢利尿剂,多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或合并水肿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钠钾氯共转运体,利尿作用强但维持时间短。使用期间可能出现低钠血症、耳毒性,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该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需警惕血压骤降。
螺内酯片属于保钾利尿药,适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高血压。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减少钠重吸收同时保留钾离子。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高钾血症,禁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者。该药与噻嗪类利尿药联用可平衡电解质,但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氨苯蝶啶片为远端小管利尿药,常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通过阻断钠通道减少钠重吸收,同时抑制钾排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肾功能障碍者慎用。该药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增加高钾风险。
吲达帕胺片具有利尿和钙拮抗双重作用,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其降压效果平稳持久,对糖脂代谢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可见低钾血症、光过敏,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糖。该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增强降压协同效应。
使用利尿类降压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及肾功能,避免突然停药。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肥胖患者需减轻体重。出现肌无力、心悸等电解质紊乱症状时及时就医,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更换或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