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和脉管炎有什么区别

血管炎和脉管炎是两种不同的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和病理机制。血管炎泛指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可累及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脉管炎特指中小动静脉的炎症,属于血管炎的一种亚型。
血管炎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包括大血管如主动脉,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脉管炎主要侵犯中小动静脉,尤其好发于四肢远端血管,典型表现为节段性血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血管炎发病多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常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病理可见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改变。脉管炎多由感染、药物或肿瘤诱发,病理特征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血栓形成,较少出现肉芽肿性病变。
血管炎常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如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特定器官缺血表现。脉管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典型表现为肢体远端疼痛、间歇性跛行、脉搏减弱,严重者可出现指端溃疡或坏疽。
血管炎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标志物和病理活检,重点检测ANCA等自身抗体。脉管炎诊断更依赖血管造影显示特征性串珠样改变,病理活检可见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伴血栓形成。
血管炎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需生物制剂干预。脉管炎治疗以去除诱因为主,配合抗凝、扩血管药物,严重肢体缺血时需血管重建手术。
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吸烟、控制血压血糖,注意肢体末端保暖。急性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管超声和炎症指标。出现新发皮肤瘀斑、持续疼痛或伤口不愈时应及时复诊,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血管内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