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是什么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主要有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减充血剂、抗胆碱能药等。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能有效缓解鼻黏膜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时应避免长期大剂量喷鼻,可能引起鼻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
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过敏症状,分为口服和鼻用两种剂型。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嗜睡副作用较小,适合日间使用。鼻用抗组胺药起效较快,能针对性缓解鼻部症状,但对眼部过敏症状效果有限。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可阻断白三烯的致炎作用,特别适合伴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该药物能改善夜间鼻塞和睡眠质量,常与抗组胺药联用增强疗效。需注意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儿童用药需调整剂量。
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能快速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否则可能导致反跳性鼻充血。这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短期使用,不适合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使用期间可能引起鼻腔干燥、灼热感等局部刺激症状。
抗胆碱能药如异丙托溴铵鼻喷雾剂通过抑制腺体分泌减少流涕症状,对以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效果显著。该类药物不影响鼻塞和打喷嚏,常与其他类型药物联合使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可能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护。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但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