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的征兆辨别和护理对策
分娩期编辑
医路阳光
分娩期编辑
医路阳光
分娩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儿下降感以及腰背部疼痛等,可通过监测症状变化、调整体位、补充能量、保持清洁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分娩前征兆通常由激素变化、胎头下降、宫颈扩张、胎膜破裂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规律宫缩是分娩即将开始的重要标志,表现为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强度逐渐增加。可能与孕激素水平下降、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下腹部紧缩感、腰酸等症状。出现规律宫缩后建议记录宫缩频率,保持放松姿势,避免过度紧张。若宫缩间隔5-6分钟且持续30秒以上,需准备就医。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血性黏液,是宫颈开始扩张的信号。由于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通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褐色分泌物,量少于月经。见红后需观察是否伴随宫缩,保持会阴清洁,使用卫生护垫。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出血,可能提示胎盘异常,需立即就医。
破水指胎膜破裂羊水流出,可能突然发生或缓慢渗出。与胎膜张力改变、感染或机械性刺激有关,表现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持续流出。破水后需平卧减少羊水流失,记录破水时间和羊水性状,避免盆浴或性生活。若羊水呈绿色或伴有发热,提示胎儿窘迫或感染,需紧急处理。

胎儿下降感指胎头进入骨盆后孕妇自觉上腹部压迫减轻,呼吸较前顺畅。由于胎先露部下降压迫膀胱,可能伴随尿频、行走不便等症状。此时可采取坐位或散步促进胎头下降,但需避免长时间站立。若出现明显骨盆疼痛或行走困难,需评估胎位是否异常。
腰背部疼痛多由子宫收缩牵拉韧带及胎头压迫骶骨引起,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锐痛。可通过热敷、按摩腰骶部缓解,调整坐姿避免腰部悬空。若疼痛放射至大腿或伴随规律宫缩,可能为分娩启动信号,需结合其他征兆综合判断。

临近预产期需准备好待产用品,包括证件、产妇卫生巾、吸管杯等。每日监测胎动变化,保持会阴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能量食物如粥类、面包,避免油腻辛辣。出现破水、剧烈腹痛或阴道大量出血时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建议提前熟悉就医路线,由家属陪同前往医院,避免独自行动。分娩过程中可通过拉玛泽呼吸法缓解疼痛,配合助产士指导合理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