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摄入过量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上腹疼痛是胰腺炎的主要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可能向背部放射。急性胰腺炎疼痛常突然发作且剧烈,慢性胰腺炎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可能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但须避免自行使用阿片类药物以防成瘾。
胰腺炎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后腹痛多不缓解。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该症状可能与胰腺炎症刺激腹腔神经丛或合并肠麻痹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同时需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
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急性胰腺炎发热多由炎症反应或继发感染导致,慢性胰腺炎发热可能与反复炎症发作有关。若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需警惕胰腺脓肿等并发症。治疗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但须严格遵循医嘱。
急性胰腺炎初期需禁食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一般禁食2-3天,待腹痛缓解、血淀粉酶下降后可逐步恢复饮食。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饮食恢复应从流质开始,逐步过渡至半流质、普食,期间可配合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或慢性胰腺炎出现顽固性疼痛、胰管梗阻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胰瘘、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恢复期应严格戒酒,控制血脂血糖,定期复查胰腺功能。
胰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慢性胰腺炎患者可长期补充胰酶制剂。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