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轻中重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肺动脉高压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主要依据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在25-35毫米汞柱之间,静息状态下可能无明显症状,日常活动时偶有气短或乏力,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右心室功能基本正常,六分钟步行距离通常超过450米。这类患者多由早期肺部疾病、睡眠呼吸暂停或先天性心脏病引起,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安立生坦片或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他达拉非片控制病情。
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升至35-45毫米汞柱,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可能出现胸痛、头晕或轻度下肢水肿,右心室开始出现代偿性肥厚,六分钟步行距离降至300-450米。常见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需联合使用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伊洛前列素吸入溶液和抗凝治疗,同时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心脏负荷。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超过45毫米汞柱,静息状态下即有明显呼吸困难、晕厥或咯血,右心衰竭体征显著如颈静脉怒张、腹水,六分钟步行距离不足300米。多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或晚期左心疾病相关,需紧急住院治疗,可能需静脉注射依前列醇或考虑房间隔造口术等介入治疗,严格限制液体摄入并持续低流量吸氧。
肺动脉高压患者应避免高原环境及重体力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以早期发现水肿。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血液NT-proBNP水平,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咯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