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屈指屈肌腱损伤如何恢复

手部屈指屈肌腱损伤可通过制动固定、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手部屈指屈肌腱损伤通常由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手指于屈曲位,减少肌腱滑动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时间通常为3-4周,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肌腱愈合情况。对于部分撕裂伤,固定可促进肌腱自我修复,防止发展为完全断裂。
拆除固定后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粘连。蜡疗可软化瘢痕组织,水疗通过浮力辅助手指屈伸训练。物理治疗需持续2-3个月,配合被动牵拉改善关节活动度。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肿胀,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修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肌腱再生。若存在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局部镇痛。
从被动屈伸训练过渡到抗阻训练,使用握力球、橡皮筋等工具逐步恢复肌力。作业治疗包括捏橡皮泥、捡豆子等精细动作训练,每日3-5组,每组10-15次,持续6-12个月可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肌腱缝合术,术后早期保护性活动防止粘连。严重粘连病例可能需肌腱松解术,合并滑车损伤时行滑车重建术。术后康复周期长达4-6个月,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阶段性锻炼。
恢复期间避免提重物及重复抓握动作,每日热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出现红肿热痛加剧需及时就医。睡眠时保持手部抬高减轻水肿,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肌腱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