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三级预防是什么

关键词: #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
骨关节炎三级预防是指针对疾病不同阶段采取的分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期诊断与干预)、三级预防(延缓进展与功能康复)。
一级预防针对未患病高风险人群,通过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荷,建议BMI保持在18.5-23.9范围。避免长期重复性关节动作如深蹲、爬楼梯,运动时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项目。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改善骨代谢,日常摄入牛奶、西蓝花等富含钙质食物。关节保暖可降低寒冷刺激导致的滑膜炎风险,冬季建议佩戴护膝等防护器具。
二级预防针对早期患者,通过X线或MRI发现关节间隙狭窄时,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疼痛发作期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需严格限制频次。定制矫形鞋垫可矫正下肢力线异常,水中康复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而不加重关节磨损。建议每6个月复查关节影像学评估进展。
三级预防针对中晚期患者,关节镜下行游离体清除术或软骨修复术可延缓置换时间。严重畸形需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配合持续被动活动器训练。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基质,疼痛管理可联用普瑞巴林胶囊控制神经痛。辅助器具如四脚拐杖能减轻行走负荷,社区康复治疗包含热疗、电刺激等物理因子治疗。
骨关节炎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关节活动度训练应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爬山、跳跃等高风险运动。饮食增加三文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肥胖患者建议每月减重0.5-1公斤。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尤其长期用药者需每3个月复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急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关节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