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血疱怎么回事

创伤性血疱可能由机械性摩擦、高温烫伤、化学刺激、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穿刺引流、抗感染治疗、凝血功能调节、手术清创等方式处理。
口腔黏膜或皮肤受到反复摩擦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疱,常见于佩戴不合适义齿、进食硬质食物或剧烈运动时。表现为局部紫红色隆起,伴轻微疼痛。建议去除刺激源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毒,若血疱较大可无菌穿刺排液,辅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接触高温食物或液体可致黏膜表层坏死,深层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血疱。多见于上腭或舌背,创面可见透明疱液混有血液。需立即冷敷缓解灼热感,破损后涂抹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止痛,配合康复新液含漱预防感染,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强酸强碱物质接触黏膜会导致组织损伤伴血管渗出,常见误食腐蚀性物质或不当使用牙科药剂。血疱周围可见充血糜烂,疼痛剧烈。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中和刺激物,局部喷涂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减轻炎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疱疹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发血管炎性反应,血疱多伴随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疱液可能呈脓血性,周围黏膜充血明显。需取样培养后针对性用药,如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或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配合复方硼砂溶液含漱保持清洁。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轻微外伤即可形成巨大血疱,可能伴牙龈自发出血。需检测凝血四项明确病因,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人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控制出血,创面覆盖氨甲环酸氯化钠溶液纱布加压止血。
创伤性血疱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撕脱疱皮。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反复发作或伴随全身症状时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日常注意防护易摩擦部位,使用软毛牙刷减少机械刺激。血疱未破溃时可冷敷缓解胀痛,破溃后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预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