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有炎症怎么办

耳朵里面有炎症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耳道冲洗、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耳朵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耳道损伤、中耳炎、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耳朵炎症患者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加重炎症。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分泌物,但不要深入耳道以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繁殖,促进炎症恢复。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真菌性外耳道炎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物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姿势数分钟。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有效控制局部炎症。
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可能需要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提示感染较重,需全身用药。口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对深部炎症效果较好。需按疗程规范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耳道内耵聍栓塞或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可由医生用生理盐水进行耳道清洁。冲洗可清除耳道内堵塞物和炎性分泌物,改善药物渗透。操作需由专业人员执行,避免损伤鼓膜。冲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防止再次感染。
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室积液时,可能需要进行鼓膜穿刺引流。该操作可缓解耳内压力,排出脓液,促进炎症消退。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鼓膜穿刺属于有创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耳朵炎症患者应避免自行掏耳,减少耳机使用时间,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如出现听力下降、持续耳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急性期需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恢复。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定期更换枕巾等贴身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