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急救时应该注意哪些

关键词: #哮喘
关键词: #哮喘
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要注意保持患者坐位、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及时吸氧并呼叫急救。重症哮喘可能因气道痉挛、黏液栓塞或炎症加重导致窒息风险,需避免仰卧、延误用药或忽视呼吸衰竭征兆。
协助患者取前倾坐位,双肘支撑膝盖以减少呼吸肌负荷。该体位能降低膈肌受压,增加肺通气量,缓解呼吸困难。禁止强迫平卧,可能加重气道阻塞。若患者意识模糊,可调整为半卧位并固定头部防止舌后坠。
立即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或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通过储雾罐辅助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5分钟内起效。若首次用药无效,可每20分钟重复一次,但24小时内不超过8喷。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悸、震颤等β受体激动剂副作用。
通过鼻导管给予2-4L/min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高浓度氧可能抑制呼吸驱动,需避免氧流量超过6L/min。无氧源时可保持环境通风,解开患者领口衣物。发绀或血氧低于85%提示需紧急机械通气。
监测说话断续、嗜睡、大汗淋漓等沉默胸表现,提示呼吸肌疲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能为气胸。使用峰流速仪数值低于个人最佳值50%时需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须送医,院内需建立静脉通道予氨茶碱注射液。准备气管插管设备,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者需无创通气。记录发作诱因如过敏原接触、呼吸道感染等,后续调整控制药物方案。
急救后应定期复查肺功能,日常避免冷空气、粉尘等刺激。长期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控制药物,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家庭成员需学习急救操作,制定书面哮喘行动计划。急性发作48小时内密切监测夜间症状,防止迟发性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