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和主治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新
35次浏览

关键词: #紫苏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毒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胎动不安、鱼蟹中毒等病症。紫苏叶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活性成分上。

1、解表散寒

紫苏叶辛温发散,能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风寒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等症状时,可用紫苏叶配伍生姜煎汤服用。紫苏叶中的紫苏醛等挥发油成分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腺分泌,帮助驱散表邪。

2、行气和胃

紫苏叶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可用紫苏叶与陈皮、半夏等配伍。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等成分能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抑制胃酸过度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3、理气安胎

紫苏叶具有理气安胎作用。妊娠期气机不畅引起的胎动不安、胸闷胁胀,可用紫苏叶配伍砂仁、白术等安胎药物。紫苏叶中的木犀草素等黄酮类物质能抑制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但孕妇使用须严格遵医嘱。

4、解毒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进食鱼蟹后出现腹痛吐泻等中毒症状,可用鲜紫苏叶捣汁饮服或煎汤内服。紫苏叶中的紫苏醇等成分能中和组胺类毒素,减轻过敏反应。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接触致敏源。

5、抑菌抗炎

紫苏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皮肤疮疡肿毒可用紫苏叶煎汤外洗。紫苏叶中的咖啡酸、阿魏酸等酚酸类物质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使用紫苏叶时应注意辨证施治,风寒表证宜用生紫苏叶,和胃止呕宜用紫苏梗。阴虚内热及气虚者慎用。鲜品用量一般为10-15克,干品3-10克,不宜久煎。紫苏叶可制成紫苏饮、紫苏粥等药膳,与生姜、红枣配伍可增强散寒功效。储存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