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异常

肿瘤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4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儿童白血病血常规常见异常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需结合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建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白细胞计数异常

白血病患儿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或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部分病例可低于正常范围。异常增高的白细胞多为未成熟的幼稚细胞,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家长需注意患儿反复感染或发热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注射用阿糖胞苷、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

2、血红蛋白减少

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是白血病常见表现,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由于恶性细胞浸润骨髓,正常红细胞生成受阻,血红蛋白可进行性降低至中度或重度贫血标准。临床可能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纠正贫血,严重时需输血治疗。

3、血小板计数下降

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倾向是典型特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骨髓中巨核细胞受白血病细胞抑制,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0×10⁹/L。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出血。

4、中性粒细胞异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常出现倒置,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幼稚细胞增多。这种改变使患儿易发生细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口腔溃疡等症状。临床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5、外周血幼稚细胞

血涂片镜检可见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髓系细胞,这是白血病的重要诊断线索。这些异常细胞形态不规则,核质比例失调,正常血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发现此类细胞需立即进行骨髓检查,确诊后可能采用注射用长春新碱、注射用柔红霉素等联合化疗方案。

家长发现儿童血常规异常时,应避免自行用药或食补,须及时至儿科血液专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感染风险,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蒸蛋等。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发热、出血等表现,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接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