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拔牙注意事项与禁忌症有什么

儿童拔牙需注意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及禁忌症筛查,主要有术前口腔检查、凝血功能异常、急性炎症期、严重全身性疾病、乳牙自然松动期等情况。拔牙后需咬紧棉球止血,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
儿童拔牙前需进行全景X光片或局部牙片检查,评估牙根形态与恒牙胚位置。若存在多生牙、埋伏牙或牙根弯曲等情况,可能需采用翻瓣去骨等复杂拔牙术。术前还应检查是否有乳牙根吸收不全,避免强行拔除导致断根残留。家长需配合医生提供儿童既往牙科治疗史及过敏史。
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障碍疾病的儿童属于拔牙禁忌人群。术前未纠正凝血功能时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严重时引发失血性休克。若必须拔牙,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提前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并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氨甲环酸注射液等局部止血措施。
当儿童牙龈出现明显红肿、化脓或伴有颌面部蜂窝织炎时禁止立即拔牙。急性根尖周炎或冠周炎发作期拔牙可能引起感染扩散,导致菌血症甚至颅内感染。需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拔牙。
未控制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哮喘发作期、白血病化疗期间等全身状态不稳定时不宜拔牙。这类儿童拔牙可能诱发心衰、哮喘持续状态或严重感染。对于先心病患儿,必要时需在心电监护下由心内科与口腔科医生联合操作,术前预防性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
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期的乳牙通常无须强制拔除,自然脱落更有利于恒牙萌出。但若乳牙滞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路径,或形成双层牙现象时需及时干预。家长可鼓励儿童多咀嚼硬质食物促进乳牙脱落,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后无痛拔除。
儿童拔牙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避免吸吮创口或用手触摸。术后出现持续渗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时,家长需立即带儿童复诊。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定期进行涂氟防龋。饮食上多补充牛奶、鸡蛋羹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促进创面愈合。替牙期每3-6个月需到口腔科检查恒牙萌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