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位置及作用各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医点就懂
32次浏览

关键词: #足三里

足三里是位于小腿前外侧的穴位,具体在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要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等作用。

1、健脾和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刺激该穴位能够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针灸按摩足三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临床常配合中脘、内关等穴位使用。

2、扶正培元

作为保健要穴,足三里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长期艾灸该穴位可改善体质虚弱、易疲劳等症状,对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有辅助效果。现代研究显示其能调节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体质虚寒者可用艾条悬灸10-15分钟。

3、通经活络

足三里能疏通下肢气血运行,缓解膝关节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对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放射痛,配合环跳、阳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液循环。运动前后按摩该穴位还能预防肌肉痉挛。

4、调节血压

该穴位对心血管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改善低血压引起的头晕乏力,也可辅助控制高血压。通过刺激足三里可影响血管舒缩功能,临床常与曲池、太冲等穴位配伍使用。每日按压3-5分钟需保持力度适中。

5、急救醒神

在晕厥、中暑等急症时,重力按压足三里配合人中穴能促进苏醒。该作用与其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关,可迅速提升血压和脑部供血。急救时应用拇指关节持续垂直按压至患者恢复意识,必要时需结合其他抢救措施。

日常可通过拇指按压、艾灸或敲打等方式刺激足三里,每次操作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饭后1小时内不宜强烈刺激,孕妇慎用。若需治疗疾病应咨询专业中医师,配合个体化的穴位配伍和刺激手法。长期保健可每日早晚各操作一次,注意保持穴位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