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和直肠癌要如何预防

结肠癌和直肠癌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定期筛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式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可能与遗传因素、肠道炎症、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症状。
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致癌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选择西蓝花、燕麦、苹果等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油炸、烧烤等高温烹饪方式。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规律运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肥胖相关激素分泌,从而降低结直肠癌风险。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日常可选择爬楼梯代替电梯。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至30岁。粪便隐血试验每年1次,粪便DNA检测每3年1次。筛查可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时处理可阻断癌变进程。有家族史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内脏脂肪会分泌炎症因子,长期慢性炎症可能诱发肠黏膜癌变。减重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结合,避免过度节食或服用减肥药物。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直接损伤肠道细胞DNA,每日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长期酗酒会导致叶酸吸收障碍,影响肠上皮细胞修复。戒烟20分钟后心率即开始下降,1年后冠心病风险降低50%。
建议建立健康作息习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保持乐观心态,及时疏解压力。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排便异常、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5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