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症状上有什么区别

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在症状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性质、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等方面。慢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隐痛或不适,胃溃疡则以规律性餐后疼痛为特征。
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钝痛或饱胀感,疼痛程度较轻且范围较弥散。胃溃疡的疼痛多为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位于剑突下或上腹正中偏左,部分患者可描述为“饥饿痛”。
慢性胃炎的疼痛多与进食无明确关联,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加重。胃溃疡疼痛具有典型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空腹疼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则多在餐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出现疼痛,下次进餐前减轻。
慢性胃炎常伴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有口苦、舌苔厚腻表现。胃溃疡除上述症状外,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体征,严重者可发生穿孔导致剧烈腹痛。
慢性胃炎症状往往迁延不愈,时轻时重,与环境因素、情绪波动相关。胃溃疡症状周期性发作更为明显,春秋季易复发,若不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穿透性溃疡或幽门梗阻。
慢性胃炎体格检查多仅有上腹轻度压痛,胃溃疡在活动期可出现局限压痛,若发生穿孔则表现为板状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部分胃溃疡患者病程较长者可触及瘢痕性幽门狭窄导致的胃型蠕动波。
建议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时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慢性胃炎患者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胃溃疡活动期应选择软烂易消化的米粥、面片等。两种疾病均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