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和肩袖炎的区别有哪些

关键词: #肩周炎
关键词: #肩周炎
肩周炎和肩袖炎是两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粘连导致的炎症,肩袖炎则是肩袖肌腱的损伤或炎症。两者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检查方法}、{治疗原则}、{预后差异}等方面区分。
肩周炎多因肩关节长期制动或慢性劳损导致关节囊挛缩粘连,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故称五十肩。肩袖炎主要由肩袖肌腱反复摩擦、撞击或急性撕裂引起,常见于经常抬臂运动的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两者病理基础不同决定了治疗策略的差异。
肩周炎表现为肩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呈进行性加重的冻结感,夜间痛明显。肩袖炎以抬臂60-120度时疼痛加剧为特征,存在明显疼痛弧,严重者可出现肌力下降。前者关节僵硬突出,后者功能障碍更显著。
肩周炎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初步诊断,X线可见骨质疏松。肩袖炎需借助超声或核磁共振观察肌腱完整性,部分完全撕裂病例可见肱骨头上移。动态超声检查能有效鉴别肌腱滑移异常。
肩周炎以关节松动术和功能锻炼为主,可配合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等抗炎药物。肩袖炎急性期需制动,部分撕裂可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完全撕裂需关节镜下缝合修复。两者康复期均需循序渐进进行肩部训练。
肩周炎病程通常1-3年,多数可自愈但可能残留活动受限。肩袖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肌腱回缩、脂肪浸润等不可逆损伤。早期准确鉴别对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日常应注意避免肩部受凉和过度负重,睡眠时患侧垫枕保持功能位。急性期可每日热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坚持爬墙运动、钟摆训练等康复锻炼。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肌肉萎缩,须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