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皮质素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皮质素不足可能由遗传因素、肾上腺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垂体功能减退、感染等因素引起。皮质素不足通常表现为疲劳、体重下降、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
部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皮质素合成障碍。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治疗需终身使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肾上腺结核、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等疾病会破坏肾上腺组织。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等症状。确诊后需使用醋酸可的松片等药物替代治疗,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危象,表现为高热、休克。需逐步减量停药,必要时使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抢救。
垂体肿瘤、产后大出血等会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可能出现毛发脱落、闭经等症状。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替代,并处理原发病因。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可导致肾上腺出血坏死。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循环衰竭等危象。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皮质素不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适当增加食盐量。注意预防感染,外出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卡片。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出现发热、腹泻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防止发生肾上腺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