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房颤有什么区别

心律失常和房颤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房颤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紊乱,而房颤特指心房不规则颤动的一种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含所有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常见类型除房颤外,还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发病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悸、晕厥甚至猝死。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手术。
房颤是心房失去规律收缩而出现快速无序颤动的特殊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主要危害在于增加脑卒中风险,患者常有心悸、乏力症状。常见诱因包括高龄、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治疗需抗凝预防血栓,控制心室率药物如美托洛尔片,或采取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
日常应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规律作息。房颤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持续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