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用什么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物。需根据心功能分级及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选药或调整剂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收缩物质生成,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重构。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干咳、血钾升高,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等,能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轻心脏负担且咳嗽副作用较少。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使用能改善心室功能。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期禁用,用药期间需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通过抑制醛固酮作用减少水钠潴留和心肌纤维化,适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需警惕高钾血症风险,避免与补钾药物联用,定期复查电解质。
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可缓解液体潴留症状,减轻心脏前负荷。需根据水肿程度调整剂量,过度利尿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需记录出入量并监测体重变化。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适当进行有氧康复训练如步行、太极拳,以不诱发气促为度。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体重,记录症状变化并及时复诊调整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若出现下肢水肿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