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子宫内膜癌通常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形态及活动度。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子宫增大或质地不均,绝经后妇女出现子宫未萎缩时需提高警惕。检查前应排空膀胱,避开月经期,急性炎症期暂缓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肌层浸润情况,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超过4毫米需进一步评估。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CT检查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影像学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盆腔MRI需提前禁食4小时。
分段诊刮术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的标准方法,通过宫颈管及宫腔分别刮取组织送检。宫腔镜下活检能精准定位可疑病灶,诊断准确率超过90%。术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需预防感染并禁止性生活2周。
血清CA125和HE4水平升高可能与晚期子宫内膜癌相关,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有参考价值。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对确诊患者可进行POLE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分子分型检测,指导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选择。林奇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需进行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检测需要新鲜组织标本,需提前与病理科沟通保存条件。
确诊子宫内膜癌后应建立完整病历档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项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配合医生完成规范化治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