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咬了大面积红肿很痒很硬

被虫咬后出现大面积红肿、瘙痒、硬结可能是虫咬性皮炎,通常由蚊虫叮咬后的过敏反应或局部炎症引起。症状较轻时可自行处理,若伴随发热、化脓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虫咬后局部组织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神经末梢受刺激,表现为红肿、瘙痒。硬结可能与局部淋巴液回流受阻或反复抓挠引起的纤维增生有关。常见蚊虫包括蚊子、跳蚤、螨虫等,少数情况下可能为蜱虫、隐翅虫等毒性较强的昆虫叮咬。过敏体质者反应更明显,婴幼儿因皮肤屏障脆弱也易出现严重症状。
若叮咬部位出现直径超过5厘米的弥漫性红肿、皮肤温度升高或出现水疱,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特殊虫毒反应。蜱虫叮咬后若伴随游走性红斑需警惕莱姆病,隐翅虫体液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线状皮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等,需立即急诊处理。
被虫咬后应避免抓挠,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后冷敷缓解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外出时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喷雾,定期清洁床品减少螨虫滋生。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化脓、发热,需皮肤科就诊排除蜂窝织炎等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