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药物临时控制心率、治疗原发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心电监测等方式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心肌缺血、心肌炎、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药物毒性反应、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终身依赖起搏器维持心率。起搏器通过电极导线感知心房活动并触发心室起搏,防止阿-斯综合征发作。术前需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传导阻滞部位,术后需避免靠近强磁场环境,定期程控检查起搏器功能。起搏器植入属于三级手术,需在导管室无菌条件下进行。
急性发作期可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阿托品注射液提升心室率,但药物效果有限且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对于等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可口服氨茶碱片改善房室结传导。药物干预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严禁自行调整剂量,尤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警惕药物性心肌损伤。
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者需紧急血运重建,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莱姆病导致者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注射液2-4周。药物中毒引起者应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中和毒性。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防止心率需求骤增时起搏器频率应答不足。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减轻心脏负荷。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夜间心动过缓发作。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起搏器型号及植入日期。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起搏器工作状态,后期每年随访1次。日常使用家用心电监护仪记录心悸、晕厥等症状时的心电变化,发现起搏器感知不良或电池耗竭征兆应及时就诊。合并心力衰竭者需同时监测NT-proBNP水平变化。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普罗帕酮片等钠通道阻滞剂。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起搏器设定上限。饮食推荐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性。出现黑朦、短暂意识丧失等阿-斯综合征先兆时,应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