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早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主要有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瞳孔发白、眼球震颤等。该病多见于孕周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需通过眼底筛查早期发现。

1、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

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典型早期表现,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未发育完全,在高浓度吸氧等因素刺激下,周边视网膜可能出现血管迂曲扩张。患儿无自觉症状,需通过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发现。若病变处于1-2期,可通过激光光凝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2、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病变4-5期,患儿视网膜出现部分或全层脱离,表现为对光反应迟钝、追视能力下降。检查可见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可能合并视网膜下渗出。此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后可能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炎症。

3、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出血常伴随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患儿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眼内红光反射消失。轻度出血可能自行吸收,严重出血需行玻璃体腔灌洗术。术后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抑制纤溶,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4、瞳孔发白

瞳孔区出现白色反光提示病变已进展至晚期,可能合并白内障或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需通过眼部B超和磁共振检查鉴别诊断。对于并发白内障的病例,可在视网膜病变稳定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

5、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多为双眼严重视力损伤的代偿表现,患儿出现不自主的眼球水平摆动。这种情况提示视功能已受到不可逆损害,需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可配合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眼肌调节功能,同时进行红光闪烁刺激治疗促进视觉发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关键在于规范筛查,对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眼底,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喂养时保持头高位以减少眼压波动。若发现患儿有畏光、流泪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诊眼科进一步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