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的稳定性由什么维持

骨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3次浏览

关键词: #关节

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骨骼结构、韧带、肌腱和肌肉共同维持。这些结构协同作用,确保关节在运动中的平衡和抗损伤能力。

1、骨骼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构成,胫骨下端内侧的凸起和内踝、腓骨下端的外踝形成骨性包围,限制距骨过度侧向移动。距骨上方的滑车关节面与胫骨下端匹配,提供前后方向的稳定性。骨骼的天然嵌合是静态稳定的基础。

2、韧带系统

内侧三角韧带分为胫距前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后韧带,抵抗足外翻应力。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防止足内翻损伤。下胫腓联合韧带连接胫腓骨远端,维持踝穴宽度。韧带通过胶原纤维的张力限制关节异常位移。

3、肌腱支撑

腓骨长短肌腱经外踝后方止于足底,动态拮抗内翻应力。胫骨后肌腱穿过内踝下方,维持内侧纵弓并控制足内翻。跟腱附着于跟骨结节,通过牵拉调节踝跖屈角度。肌腱的张力变化实时调整关节对位。

4、肌肉协调

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控制跖屈,胫骨前肌主导背屈,腓骨肌群与胫骨后肌协同维持冠状面平衡。肌肉收缩产生的动态压力可增强关节面贴合度,神经肌肉反射能在失衡时快速启动保护性收缩。

5、本体感觉

关节囊和韧带中的机械感受器通过神经反馈调节肌张力。当踝关节出现异常位移时,感受器触发腓骨肌群等保护性收缩,这种前馈机制能预防韧带过度拉伸。慢性踝不稳患者常伴有本体感觉减退。

建议通过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使用不稳定平面锻炼增强神经肌肉控制,选择高帮鞋或踝护具辅助支撑,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剧烈变向运动。体重控制可减少关节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能提升韧带弹性。若反复出现踝关节扭伤或持续不稳感,需排查韧带松弛或关节结构异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